【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我校管理干部畅谈感悟 |
| 更新时间:2025-10-31 |
|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系统总结了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并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明确部署。这为技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1.服务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技工教育必须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特别是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我们要大力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共育、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2. 聚焦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质量是技工教育的生命线。我们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处理好技能提高与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就业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核心在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既精通理论又擅长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 强化创新驱动,赋能学生发展。全会提出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技工学校不仅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也应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我们要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日常,引导学生立志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工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23在北京召开,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定位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职教老师,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更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坚持”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工作中,主动与企业联系,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共研,请企业有经验的师傅进课堂,教师进企业跟班锻炼,了解新技术、新工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等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利用现有专业优势,推动专业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培养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促进专业建设的同时,培养一批批既有实践操作技能,又有相关岗位职业素养的学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应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使学生就业有本领、升学有路径、终身发展有支撑,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部署,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技工教育指明方向。我校将以此为指导,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共建产业学院、推行订单培养等方式,精准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同时,积极构建终身技能培训体系,以“线上+线下”等形式服务社会,并健全“培养—就业—跟踪”全链条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本地留存率,切实以技能赋能成长、以就业服务民生,为现代化建设贡献技工教育力量。
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南通经贸高级技工学校招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将紧扣国家“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目标,结合区域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强化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等特色专业建设,并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通过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升学就业渠道,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工作将明确目标、优化宣传、规范流程,以特色专业吸引生源,以优质教育赢得口碑,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教务处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实际,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与产业需求对接。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课程体系。坚持产业导向,强化专业与南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匹配,推动课程内容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化校企合作和项目实训,提升学生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与教研融合。紧跟“科技强国”战略,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内容融入课堂,推动教师企业实践、科研教学一体化,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联动。 三是提升管理效能与师生能力。完善教学监控与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与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德技并修、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务处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行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地方产业升级。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对国家发展蓝图与时代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全会深刻回答了 “十五五” 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为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倍感振奋。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更加明确了自身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的工作中,今后我将持续深学细悟全会精神,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本职岗位上脚踏实地,聚焦实际问题攻坚克难,以实干担当响应全会号召,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政部副部长 曹静 近日,通过深入学习第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教育和鼓舞。此次全会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深远,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会系统总结了过往的成就与经验,但更着眼于未来。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深刻认识到,“十五五”时期是承前启后、全面发力,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的关键五年。全会报告清醒地指出,我们面临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复杂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同时更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任务。一是坚持系统学习,准确领会其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做到学深悟透。二是紧密结合实际,将全会部署要求融入日常工作,找准自身职责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勇于担当,善作善成。三是注重实干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工部副部长 孙江浩 作为校学工管理者,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深刻认识到统筹发展与安全对教育工作的核心意义。结合学生管理实践,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筑牢思想根基。完善校园风险防控机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舆情管理,营造稳定育人环境。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供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为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学工部副部长 朱佳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学工管理者,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学工管理需坚持立德树人。要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管理,关注学生成长,强化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综合素养,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学工部副部长、团委书记 龙大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我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校团委作为联系服务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必须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工作各环节,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核心使命精准发力。 思想引领是共青团的首要政治任务。全会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为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校团委将聚焦“青春领航”行动,通过三大路径深化思想引领:一是将全会精神转化为青年易懂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案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二是用好校园红色文化资源,以主题团日、理论宣讲会等形式,讲清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与实践成果,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年心灵;三是依托“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等线上阵地,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进程。 校团委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始终牢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教务部副部长 於蓉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我国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并将其与自身职责使命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考试组织、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代商贸系主任 秦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对我们系部管理者来说既是鼓舞,更应感到重任在肩。当前,我国传统商贸企业“智改数转”步伐不断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家对“兼具商贸核心能力与数字技术素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因此,系部要以“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刻领悟会议精神,结合系部专业特色,用心研读探讨、精心组织策划、专心执行落地,聚焦各专业能力提升,锚定产业发展需求,全力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切实肩负起为产业升级输送能工巧匠的使命担当。 智能装备系主任 金状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智能装备系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全过程。我们将继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办学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增强服务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力;以系统思维谋划发展,打造新工科建设标杆,结合南通临海经济建设优势,将以智能产业、低空经济、海洋船舶等领域,聚焦高质量发展,制定科学规划,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汽车工程系主任 陈生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 “十五五” 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提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等战略部署。汽车工程系将深化加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后,我既为 “十四五” 时期跨越式发展倍感振奋,更对 “十五五” 期间以学科高质量发展服务制造强国建设充满使命担当。促进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旅游烹饪系主任 曹霞 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民办技工学校里的一名系部主任,我深刻感受到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中的核心价值。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等战略部署,为我们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让本人对系部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以全会精神为引领,锚定系部发展目标 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这对我们旅游烹饪系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烹饪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历从传统餐饮向“健康化、智能化、文化化”转型的深刻变革。系部需紧扣行业趋势,将“健康饮食研发”“智能厨房技术应用”“非遗美食文化传承”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从“技能传授”向“创新赋能”升级。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思政引领与职业精神培养 全会指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这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塑造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我们旅游烹饪系学生未来将直接服务公众,其职业态度、食品安全意识、文化传承责任感直接影响行业形象。 三、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构建协同育人生态 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为我们旅游烹饪系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撑。系部需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企业主导、学校支撑、学生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旅游烹饪系的系部主任,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带领全系师生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职业教育的担当与作为。 |
















